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唐司命 > 第48章 当官的问题

第48章 当官的问题

一个人再如何聪明,也不可能拥有一双看穿历史轨迹的慧眼,李世民如此,满朝文武亦是如此,就算是李宽,也不敢说对于历史能完全看清说明。

所以大唐的赋税、田亩等各种制度,不能说不好,很符合现在的国情,但是百年之后,甚至用不了百年,租庸调制度就会毁坏殆尽,田亩兼并成风,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是无法避免的,最终威胁到国家存亡。

任何一个封建制度下的王朝,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当权者总会是那一个阶层,尤其是华夏,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李宽想着寻找一条新的出路,这是他所做的尝试,他喜欢这片淳朴的土地,喜欢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坚强的百姓?

烟波荡的开发,就是他第一次做的尝试,烟波荡上的一切,都是他按照自己所能想到的最适合这个时代的运行,所打造出来的,谁要是想要动烟波荡,李宽绝不允许。

当然,现在李世民名望之高,一时无两,就算是五姓七望的人,也不敢违逆,这一切皆源于大破突厥,一举奠定百年基业。

李宽现在关心的是科举问题,科举无疑是隋炀帝开创的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它打破了中国自古在选拔官员时对出身的束缚,使得如魏晋时“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这样的由门阀士族所把持朝政的局面在中国几乎消失。同时科举也催生了一个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阶级——“士大夫”。

大唐科举,始于武德五年,沿袭隋朝制度,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是浅尝辄止罢了。

考试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的形式主要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问、杂文。

在大唐,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现在要求很高,几乎难见,快要废了。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这就是极大的弊端,任人唯亲,任人唯已,就不可避免,造成寒门子弟依旧没有出头之日,偶尔有两个冒尖的,也是漂泊半生,客死异乡的下场。

科举时间为一年的正、二月某日子,一般上一年十一月开始报名。

这也是李宽开始忙碌的原因之一,因为就要开始报名了,留给他的时间就不多了,纵观终唐一朝,开国之时,人才济济,而后百年也不乏惊才绝艳之辈,比如狄仁杰,但是这都是初期,后期到了唐玄宗之后,就很难见到出彩的人物了,这就是世家大族操纵科举的后果。

李宽认为,不论是糊名考试,还是增加考试难度,都不足以弥补这个不足之处,全民教育,让科举成为所有人的平台,纵然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特权,也不可能把寒门子弟的路子全部堵死,自然就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推荐阅读: 从天宫开始无敌 我与器灵那点事 高武地球战神 我真的是反派啊 从神级选择开始的特种兵 斩月 都市之凌天帝君 近战霸王 全球时代 娘子别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