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仙路导航 > 乱解道德经(中)

乱解道德经(中)

老子的“道”,道不可道,名不可名也。但是找一找,居然有下面这么多段的内容: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者万物之奥。”

......

道德经一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辈凡人一头撞进来顿时如坠五里云雾之中。

还有版本“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可解作道理、道路、说道,排列组合下来能有好几十种解释。

注释上咬文嚼字,引经据典,都是在自说自话。还是道德经,自身的内容最有说服力。

从修练去看,一切就迎刃而解:道要说出来,就不是道了。

这一点和佛经,态度如出一辙:世上所传的佛法皆非佛法。

唐僧西天先取到手的无字白卷才是真经,只可惜肉眼凡胎不识,后来,用唐王给的紫金钵盂换回有字真经,这才是愚迷众生能看懂的。

难怪说,佛本是道哈。

“道”,不在现有的语言文字范畴之内,这一点道德经说的明明白白,“道”只能是道,所有的注解都是误解。

好些事情心里明白了,但是很难表达。这就象灵魂中的神性,说不出来,说出来,神性就消失了。

以老子犹如来自外太空的语言才华,但在对道的描述上,也是有心无力,甚至连名字都不能取。

世界不可知啊,道德经之神秘,就在于此。

这个道,不同于一神教里面的上帝,上帝还多少有个概念,道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

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实情已不可考。

但孔子有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也。这显然不是为了表达好学精神,或者舍生取义。

因为“道”,真的难闻啊。

要论思想,无过于同时代的孔子。那么孔子闻道了么?

据史记记载:“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身为大德圣人,对道,却不甚了了,只好敬鬼神而远之。

德是人文科学,道是自然科学,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一部道德经可否探索宇宙奥秘?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也在终极探秘,当下在讨论,中国要不要建大型粒子对撞机,从而证明,超弦理论,找出来上帝粒子,老子所说的“一”,可惜还遥遥无期。物质世界有规律可循,但终究是未知的。

既不能说,也无法命名,难不成是构成现实世界的源代码?上帝哦!“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比创世主还要早出现呢,这是怎样的大手笔?我们果真是活在程序当中么。

“道”真是“玄之又玄”啊,旋之又旋,莫不是,生命遗传基因的双螺旋DNA?“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啊!

汉唐古墓中出土了为数众多,象征生命的伏羲女蜗双螺旋交尾图,手持代表天地规则的矩尺与圆规。易经中的64卦,与DNA中的遗传基因64种组合方式恰巧一致,古人似乎早就参破了天地玄机。

很难相信,人不是出于某种目的,特意设计出来的生命。

推荐阅读: 诡秘之旅 风云际会之风波令 女帝她只想搞事业 第五办公室 仙域记 扶正诛恶修仙志 铁血七侠组 北斗狂神 江山墨剑 群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