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红妆大唐 > 第14章 出身问题

第14章 出身问题

现在很讲究出身,他在这一点上,毫无优势可言。

即使将来经商,身份和地位也不高。

不说别的,就算是现在的婚姻,也讲究门当户对。娶阿黛拉那样的商人之女,当然没什么问题。

如果他想要娶武家三姐妹当中的一个,在门户、身份这一关上,就绝对过不了关。

杨夫人这次能聘用他,大概都是看在诗词的面子上破例了。

所以,要想在大唐站稳脚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想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参加科举考试。

当然,科举当中最为显赫的是进士科,但这也是最难考的,录取率在百分之一左右。

大唐流行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意思是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就已经晚了,没有出息。

五十岁考上进士,还是年轻的。

可见考进士有多难。

明经也好,进士也好,李木不敢奢望。

他比较感兴趣的是另外两个科目。

一个是算学,也就是数学,这是比较有把握的。前世的数学知识,在大唐还是具有巨大优势的。

另一个科目,就是太卜寺的卜筮学,也就是占卜、算命这一套。

这方面他得到了爷爷的家传,本事也比现在大唐人水平高得多。

最起码,八字算命的方法,大唐现在还没有,要到后来李虚中的时候,才开始出现,而且水平还很低。

可以说,要论起算命的本事,他在大唐绝对是高水平的地位。

算学和卜筮学,只要毕业了,就有做官的资格。能当官儿,身份就上去了。

但是这也有一个前提,就是毛笔字、繁体字、儒家经典这几样必须过关。

就是这几样,李木现在连他的三个学生都不如。所以,他现在必须补上这个短板。

小环一走,李木就开始看书。

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和夜生活,就用来学习吧。

本来以为穿越到了古代,占尽了优势,没想到,竟然还要从头学起,也真是见鬼了。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李木也只好这样安慰自己。

李木先看的是《易经》,这也是他最为熟练的一部经典,几乎能背下来,以前在《易经》上下了很多功夫。对于明代来知德的《周易集注》、清代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清代王洪绪的《卜筮正宗全书》都进行了重点研究。

可以说,李木在《易经》的造诣上,足以应付大唐大多数文人的挑战。

他决定,今后一段时间内,就把《易经》作为授课重点来讲。

既可以树立自己博学的权威,也能掩饰在其他经典上的不足。

看了半个多时辰,李木就裁了几张纸,用碳素笔开始写教案。

以前虽然没当过老师,但给老师抄写过教案,对于教案也多少了解一些。

于是就开始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步骤,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把关键内容写上,又把遇到的繁体字记住。最后检查推演了一遍教学过程,才算完事。

“行了,起码明天可以应付过去。”

然后就开始练习毛笔字。

以前读书的时候曾经练习过毛笔字,但是后来就撂下了,不过基本的笔法还记得。

唉,只要持之以恒,总有收获的。也不要求高,说得过去就行。

反正也没有别的事儿,就当是娱乐生活了。

推荐阅读: 红楼野心家 超凡玩家 九十九代驱灵者 一品封神 天衣降临 我的骨头有点硬 变身极品女歌神 领主之帝临天下 精灵之传奇训练家 策马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