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财经雪视角 > 第27章 首次预言

第27章 首次预言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这本书详细地给我们展示了巴菲特的一生。

由于爷爷和叔叔们开的是杂货铺,爸爸起初是销售股票的债券的,小巴菲特耳濡目染,几岁就开始自己做生意赚零花钱。

巴菲特体育不好,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就连最擅长的数学都只拿了C,他不受人欢迎,还跟同伴一起去体育用品店偷东西,成了让父母头痛的“不良少年”。

纵观巴菲特大学生活前的那十几年,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让父母骄傲的,除了……赚钱!

如果有什么爱好是巴菲特钟爱一生且至今仍为改变的,那就只有两个字:赚钱!

巴菲特6岁时从爷爷那里买来口香糖,然后想方设法卖给邻居赚取差价。

然后他接着批发可乐,还主动去卖报纸,把赚来的钱都存到银行里。

巴菲特10岁的时候他去高尔夫球场捡球,然后在大街上倒卖二手高尔夫球,此外他还去大学的足球场叫卖爆米花和花生,甚至在总统大选之际,他都可以抓到商机,把各种勋章卖给狂热的粉丝们。

这就是童年时候的巴菲特,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一买一卖可以赚取差价,他也不吝啬自己的体力和时间,像大部分打工人一样赚着辛苦钱,但他的打工角色跟真正的打工人又有所不同,他其实是在为自己干活,做的是个体户生意。

“做生意”这种思想在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植入了他的脑海里,上雪把这本书分析到后面大家就会知道,巴菲特其实本质上不是个投资人,而是个企业家。

他在尽调他所投资的公司时,是以企业家视角去评估的,所以他最后决定买入并持有股票的时,也拿出了只有企业家才有的耐心。

上雪认为巴菲特早年的那些贩卖经验无形中培养了他的一种“生意人”思想。

巴菲特应该能理解今天可乐很好卖,但是明天就不一定了;

总统勋章在这片区热销,换一片区就不一定了;

去高尔夫球场每次能捡到的球个数是不确定的,每天能卖出多少也确定,行情好的时候多卖垫,行情不好的时候少卖点……

这所有的所有都可以帮助他理解公司是怎么运作的,一门生意是因为什么而具有波动性,风险点在哪里,面对风险了应该怎么办,能不能化解,用什么办法化解,当我们从事这门生意的时候应该拿出怎样的耐心对待它。

上述分析原著没有,是上雪自己总结的。

70多万字的原著写的非常好,上雪建议大家都应该去看,因为这确实是经典之作,但里面对于巴菲特的生活经验是叙述性记事,也就是说原著告诉了我们在巴菲特身上的故事是什么,但没具体分析这些故事对巴菲特今后的投资有何影响,也没告诉我们作为投资者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原著里充斥着不少家长里短的内容,比如巴菲特的爸爸是如何认识他妈妈,爸爸的政坛生活如何不得志,妈妈如何没缘由地发脾气大骂巴菲特和他的兄弟姐妹,以及他的姐姐在学校是如何不待见巴菲特等等。

这些内容挺有趣,大家放松时可以看看,但在《雪视角》,我们一定要专注。

上雪从巴菲特的生活片段中抓取了跟投资密切相关的场景,跟大家深度剖析一下我们可以从这些生活场景中学到怎样的投资心态与技巧。

全书一上来的第一个场景上雪记忆犹新,这个场景发生在美国太阳谷,一个只有社会名流与成功企业家才能被邀请的高逼格聚会。

巴菲特在那个聚会上发表了他30年来第一个公开预测,所有人都无比期待,因为股神,终于开始预测股价走势了!

那一年是1999年,是所有互联网公司扬眉吐气的一年,因为在那一年,市场上的科技股一路飙红,大受市场追捧。

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们在太阳谷的聚会上也都趾高气扬,大肆宣扬他们的宏伟目标,夸耀自己新近出炉的公司并购案,“信息高速公路”、“在线旅游”、“未来不再受仓储和地域的限制”等等令人眩晕的美妙世界被大佬们畅想了一翻,这一切如此诱人,大家都认为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呼之欲出。

在那个时候,什么汽车零件、生活必需品和传统工业都是老掉牙的事物,互联网股票仿佛可以压倒一切旧经济,旧模式。

而在当时由于巴菲特没有购买互联网的股票,他的投资组合也相对落后于市场,所以聚会上的很多人虽然对巴菲特表面上十分尊敬,但背地里都嘲笑他是“旧模式的代表”,是跟不上时代的老人,明日黄花。

但当巴菲特上台发言的那一天,所有人都不再去高尔夫球场也不去钓鱼了,史无前例地坐在餐厅里等待股神发表对于当时美国股市的看法。

以下是原著部分原文的重点内容以及上雪给出的辅助解释:

【“朋友们,我今天想谈论一下股票市场。

我会讨论一下股票的定价,但是我不会对它们下个月或下一年的波动进行预测。

估值不是预测。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964年12月31日 874.12

1981年12月31日 875.00

在这17年的时间里,经济规模增长了5倍,《财富》500强企业销售额的增长超过5倍。然而,在这17年里,股票市场完完全全落在了后面。

当你们投资的时候,你们所做的事情是延迟消费,现在把钱投出去,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获得更多的钱。

关于投资,只存在两个真正的问题:一是你想得到多少回报,二是你想什么时间得到回报。

巴菲特解释说,利率——借贷成本——是对“时间”的定价。

金融领域的利率就如同物理学当中的重力。

利率变化,所有金融资产,包括房子、股票、债券的价值都会发生变化。

巴菲特将伊索和20世纪90年代的大牛市联系到了一起,而他认为1999年的这个互联网牛市纯属瞎闹。利润的增长远远低于前期,因为利率处于低水平。

利率水平如此低,想持有现金的人数在减少。

因此,投资者正在向林中鸟支付闻所未闻的价格。

有时,巴菲特会将其称为“贪婪作祟”。

(解释:这里巴菲特认为当时市场上利率水平太低,大家都不想把钱存银行,因为存银行也赚不了多少利息,自然而然地大部分人想的就是把钱拿去投资,推高股票市场。当时美股股市已经被这些无处可去的资金推到了一个让巴菲特都闻所未闻的价格,巴菲特认为股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大家都想在牛市里赚快钱,贪婪尽显。)

听众席里坐满了IT业的领军人物,在从大牛市中攫得大笔财富的同时,他们也改变着世界。

此刻,他们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投资组合里充斥着各种估值过高的股票,而他们的公司股票处于资产组合的第一线。

他们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事。

这是新模式,互联网时代的黎明。

他们的态度是,巴菲特没有资格说他们贪婪。

巴菲特,这个聚敛钱财数年、几乎不往外拿的人,这个从车牌就能看出其“节约”的吝啬鬼,这个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思考如何赚钱的人,这个打破IT泡沫、没搭乘IT列车的人,正在往他们的香槟里吐口水。

巴菲特继续他的发言。

只有三种方式,股票可以保持一年10%或10%以上的增长。

一是利率下降,保持在历史低位。

二是投资者,而不是雇员、政府或其他主体,在经济中所占份额高于历史已有水平。

他说,还有就是经济的增速开始快于正常情况。

诸如此类的乐观假设被巴菲特斥为“痴心妄想”。

巴菲特说,有些人并不认为整个市场会繁荣,他们只是认为自己能够从中挑选出胜利者。

巴菲特解释说,虽然创新可能让世界摆脱贫困,但是历史上创新的投资者后期都没有以高兴收场。

他一边说,一边像乐队指挥那样挥舞着手臂,成功地换上了另一张幻灯片。

这张幻灯片上的内容来自于一份长达70页的清单,里面包括了美国所有的汽车公司。

推荐阅读: 我的亮剑生涯 我真不是乱选的 我有一玺可镇万物! 武傲龙魂 我在玄幻世界拍影视 别挡我活路 我打造了神话模板 斗罗:开局选择截胡唐三 不败龙诀 穿越:我竟被女主角们偷听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