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秦汉风暴 > 第三章 赵国的选择是赵括

第三章 赵国的选择是赵括

知子莫若父啊。

赵王看中的就是赵括的那张嘴,在朝堂之上,赵括口灿莲花,各路兵法头头是道,分析战事井井有条,听的赵王心花怒放,更关键的是赵括提出的速战理论正好符合赵王现在急迫的心情,赵王嘴上暗暗称是,心里也暗暗捉摸……

当年阏与之战的时候,老将军廉颇说不能打,结果呢?赵国打了,不但打了而且还打赢了,当时赵孝成王他爹就没听廉颇的,而是用了一个籍籍无名的赵奢,赵奢胜了,而且是大胜。

现在长平之战,老将军廉颇和九年前一样还是固守着不能打……

如果这次赵孝成王像他老子赵惠文王大胆启用赵奢一样也果断使用年轻的赵括,说不定赵国这次长平大战也能取得当年阏与之战一样的胜利……

再说了,赵奢是老子,他能打败秦军,赵奢的儿子肯定也能打败秦军,更何况在论及兵法的时候,就连赵奢都不是他儿子的对手。

赵王的思想陷入了一个怪圈:秦军打不过赵奢,赵奢又比不上他儿子赵括,所以说,赵括比他爹赵奢厉害,自然而然也就比秦军厉害。

没错啊,这完全符合逻辑啊,至少赵孝成王是这么想的。

与此同时,赵国都城邯郸却不知道传出一阵风,街头巷尾的赵国百姓都在议论,说长平之战一定要让赵括上,一旦赵括出军长平定能像他老子一样打败秦军。

谣言,自然是秦国间谍放出来的,秦国在长平耗了那么久显然也吃不消了,秦国不怕赵军出战,怕的是廉颇坚守不战,秦国放出谣言来让赵括未将倒也并不见得遇见了赵括不行,关键还是赵括是赵国朝中的主战派,一旦赵括出战肯定要和秦军硬碰硬,那么一来长平之战的僵局就有了转机。

谣言止于智者,但可惜的是,用赵括替换廉颇的谣言并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到最后传到了赵王的耳朵里。

赵孝成王其实也不信什么流言,可他确实也动了换将的念头,邯郸街头的流言无非是给赵王一个换下廉颇的契机和借口,他当即便不再犹豫,咬咬牙一狠心,换下廉颇,使用赵括,再增派大军二十万驰援长平!

赵王用赵括为将的消息一时间传遍整个邯郸,赵王也蓄势待发的使用和他年纪相仿的赵括创造奇迹,然而这时却有一个人表示反对,这个人就是蔺相如。

蔺相如是在赵惠文王时期出名的,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典故就是从蔺相如这儿来的,蔺相如当年为丞相和廉颇配合默契,秦国忌惮这两人确实也消停了一段时间不敢攻赵,但可惜的是蔺相如身体不好,到了赵孝成王即位的时候,蔺相如已经病得起不来床了,可是蔺相如一听赵王用赵括代替廉颇的消息,老蔺还是拖着病痛的身体劝了一番赵王不要用赵括。

赵孝成王心想蔺相如和廉颇是旧相识,都是朝中老臣,蔺相如护着廉颇也很正常,赵王安慰了几句让他好好养伤就没多往心里去,可刚一回到王宫,又有一个人找上门来了,这人不是别人,居然是赵括的亲娘,赵奢的夫人。

赵括亲娘找到赵王,赵王自然以礼相待,可赵王万万没想到老夫人看到他第一句话就是:别用我儿子领兵出征。

赵王懵了,也奇了,按照道理来说儿子功成名就母亲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在这位赵老夫人的脸上看不到一点的高兴呢,反倒是忧心忡忡,赵王忙不解的问为什么不能用赵括,赵括亲娘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

“当年赵括他爹再在世的时候,他爹在外出征从不过问家事,先王赏赐的东西他爹转手就全给了手下的将士,可今天我儿子领兵,大王你赏赐的金帛他都藏在了家里,整天算计着去哪儿买好房子好地,爹和儿子差别太大,所以说大王不要用赵括。”

知子莫若母!

赵老夫人算是看透了自己的儿子,儿子能不能行有几斤几两当娘的心里最清楚,为了赵国,为了儿子的小命,也为了整个赵氏家族不受牵连,赵老夫人来找赵王说明情况,可此时赵王已经任命赵括为将,王的命令自然不能朝令夕改,更何况赵王确实也是下定决心要和秦军决一死战,他用赵括的决心已定,甭说赵括他妈,就算赵奢从棺材板里蹦出来劝说赵王,赵王也八成不听。

赵老夫人见赵王一意孤行,无奈之下只好请求赵王:要是我儿子真的不行,到那一天,我们赵家能不能不受牵连?

赵王答应了,估计心里也在暗暗称奇赵括将军英雄盖世,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看不上自己儿子的母亲?

总之,蔺相如的话,赵王没听,赵括亲娘的话,赵王也没听。

赵王亲临邯郸城头,坚毅的眼神目送着他亲自选用的大将军赵括亲赴长平前线,这位年轻的君王已经没了耐心,他渴望的是代替廉颇的赵括能带给他胜利的消息。

赵王相信赵括能行,赵括理所当然的也认为自己能行。

只是,赵括信心满满的抵达长平前线换下廉颇之后他才发现战争远比他在兵书上学的要复杂得多。

赵括首先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赵军将领对他蔑视的眼神,毕竟赵括太年轻,同时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军功,而在以军功为尊的军营里,没有军功的人哪怕地位再高也不会被人尊敬。

廉颇在时,他是老将,战功卓著,赵军将领理所当然的听从廉颇的指令。

可赵括又是个什么玩意儿?在赵军将军们看来无非是一个会耍嘴皮子的官二代而已,要不是赵括死去的爹有名气,谁认得他赵括?

将军不能服众,这是兵家之大忌,不能服众就代表赵括下达的军令不会被有效的执行,在赵括看来一支军队要想有战斗力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上下同心,将军的命令能够被每一个士兵服从,如果将士不服从命令,仗还怎么打?

赵括必须要树立军威!

树立军威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军功,然而赵括除了一个官二代的名号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的军功。

因此,赵括选择了自认为最有效但却是最愚蠢的办法,那就是把赵军的中上级将军全都撤换,一律换成自己的亲信,谁不听话就换谁,换上的全是他自己亲信。

问题是,亲信心腹是听话,可他们能不能打是个问题,而且通过撤换将领的办法笼络了人心,更换了血液,赵括是能掌握军权,树立军威,可这东西就像掩耳盗铃,是糊弄人的。

果不其然,赵括在赵军内部大清洗的做法让赵军将士人心惶惶。

此时,相隔不远的秦军,静悄悄的擦亮了屠刀。

推荐阅读: 都市之魔帝奶爸 魔鬼的使徒 帝国巨星 巫师制造工厂 踩着老魔当大帝 美漫之明哥降临 诸天顶峰 余生道 我家学生能改变历史 密战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