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齐霸春秋 > 第五十八章 公子纠之死

第五十八章 公子纠之死

随着鲁公下令包围公子纠所在的笙渎的住宅,公子纠的死亡已经成为了定局。

对公子纠忠诚的手下也有几十人,他们也意识到今天大事不妙,纷纷拿起铜剑、长戈,来保卫公子纠。

春秋时代的家臣地位十分特殊,他们的身份亦公亦私,和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有些类似。他们一方面担任某个公职,却又向他们的主君而非国君效忠。

家臣一般是由世代居住在主君封地上的封臣组成,并世世代代效忠于一个家族。在战国时代,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他们开始流动起来,成为了一个新的阶层,被称之为“士”。

有专门出仕于自己主君的士,也有专门去某个地方,投奔某个有名主君的士,这种情况就像战国时四公子的手下食客。但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忠诚度可比不上世居于某个主君封地的家臣。往往是权势成而聚,权势尽则散。

管仲,召忽这种由国君指定,给不是继承人的公子当老师,一般是希望在公子纠获得封地后给公子纠当家臣的。这样的大宗分出小宗,小宗又建立家族,获得封邑,拱卫大宗,这也算分封制下的一种常态了。

这些有才干的低等贵族就被国君派往一些公孙大夫手下担任要职,以期辅佐他们。在战国时期,还有派出自己的国人到另一个国家担任国相的情况。

如果公子纠未来可能获得封邑,那么管仲,召忽就是他的家宰。他们的子孙理应效忠于公子纠的子孙。

但随着庄园之外的鲁军越来越多,兵车甲士开始阵列于外,所有人却明白,今天就足公子纠的最后一天了。这时,从鲁**阵中缓缓走出了一个人来,正是鲁公身旁的一个内小臣,他扯着尖厉的嗓子喊道:

“公子纠意图在鲁谋乱,奉君上之命,擒杀之。

召忽、管仲,其傅也,辅之为乱,擒归曲阜!

尔等还不束手就擒!”

管仲和召忽听闻此言也忍不住脸上变色。鲁国这是找了个借口,连个分辩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要派人杀死公子纠。

公子纠的手下哗然,少顷,召忽手持长剑铜戈,对着想要保护公子纠的一帮臣下大声说道:

“是我们公子大限到了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士之死节,即在今朝!”

言罢,他左手持剑,右手持戈,和公子纠的忠诚下臣们并肩而立,和想要上前的鲁国人交战。

召忽自幼学习兵法,熟读史书,对兵法战阵很有研究。当齐僖公任命他为公子纠的老师之后,他和公子纠很谈得来。召忽为公子纠讲史,谈兵,两人相处的很好。因此,他和公子纠的关系比管仲要亲近的多。

本来,若是齐国没有发生内乱,公子纠有很大可能成为一名大夫,召忽也可以帮助公子纠建立一番功业,未来也不是不能位列大夫。有些卿大夫向君主举荐自己的家臣或手下,是春秋之时的惯例。

但齐国内乱发生,公孙无知弒君篡位,有人向无知谏言,说要杀死公子纠,以防他效法您来登上君位。召忽和管仲也不是不想借机干掉公孙无知,以登上齐君之位。但在连称手握众兵,严防死守之下,联络好的公族和大夫又退缩了,公子纠只好逃亡鲁国。

在齐国无君的日子里,召忽和管仲也是想尽办法,尽可能地力推公子纠上位。但齐国的贵族们担忧公子纠背后有鲁国人的势力,会导致齐国受制于鲁国。所以在高傒的主导下选择了母族不显,又身在莒国的公子小白为君。

随着管仲行刺小白未果,公子纠和召忽率领的鲁军又在临淄城下被鲍叔牙和高傒所率领的齐军所败,被迫退回鲁国。

鲁庄公亲自上阵,却又被小白在干时打得大败,人马损失近半,堪称惨败了。召忽虽然对军事很有心得,也不能去替鲁人指挥军队。

随着鲁公想要以杀死公子纠来讨好齐国,公子纠,召忽和管仲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召忽已深知公子纠绝无幸免的可能,所以号召公子纠的手下做最后一搏,为公子纠最后尽忠一次。

召忽左手持剑,护住己身,右手持戈,进攻身前的鲁军甲士,十分悍勇,连续杀伤数人。公子纠的护卫也被激励起来,或手持剑盾,或手舞干戈,皆拼死力战。鲁人虽众,但庭院狭小,一时竟拿不下他们。

推荐阅读: 北境之巫 苟胜 田园小农民 随身带着元素农场 让我当条咸鱼吧 练气在聊斋 第一武祖 贼行诸天 从原始开始 武侠之最强神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