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齐霸春秋 > 第二十五章 家无粮草

第二十五章 家无粮草

往常小白庄园里都甴莒国国库按季耒派发舂好时的粱米,以往从来没短少过,怎么这会儿就短缺了呢?

粟山也委曲呀!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粱米会下得那么快,就是有耗子帮着吃也能呀!何况他还检查过了,没有老鼠洞。一个也没有!

往年冬天也没有这种情况呀!还是庖子名叫厨的站出来说话了:

“公子,以前我们家里只吃早晚两餐,佐以时蔬、水果、肉干、羹汤,粟米虽吃,但吃得较少。

但今冬您要服丧,大家都要相陪,不沾荤醒,您又吩咐大家可以一日三餐。

这三餐只能光吃粟米了,要不是用菽代替了一部分,只怕上月就断顿了。”

哦,小白明白了,这是因为油水吃得少了,人的胃口势必会变大。但不到春天莒君并不会再派人送粱米来,看来只好再去找莒伯礼想想办法。

小白请鲍叔牙去一趟莒伯礼家,向莒伯礼借些米粮来,顺便再加些刍稿。家里多出了四十匹马也要准备好马料才行。

虽然莒伯礼去年带着他手下的领民们跑去煮盐了,但那毕竟是在农闲时分居多。田里的粟和菽都种下了。秋天回来的及时,他的领民应不缺粮给他缴赋。

今年因为小白发明出了豆腐,一下子使不值钱的菽价值猛增一倍,虽然后来又降下去了不少,但这就为多种了菽的莒伯礼有了个发财的机会。所以,莒伯礼今年过得还不错。

其实,到了他这样的大贵族,在吃喝一事上花钱再多也不过小事一庄。估计他家至少存着够他全家吃三年的粟米。

存粮是这头贵族们的基本操作。史书上经常见某座城池被围个一年半载,也能支撑,直到易子而食都未被攻克。之所以能支撑,是因为这年代都有存粮备荒的习惯。

所以屯积粮食是历朝历代都愿干的事,谁让古代粮食才是最大的硬通货呢?

一旦战争开始,或是饥荒爆发,在围城的时候有一瓮粮食和一块黄金,二选一你怎么选择?小白是因为在莒国没有田地,如果有的话他早种满冬小麦了。

果然,下午的时候鲍叔牙回来了,带回来五车粟、五车刍稿。也没提钱的事,很大方地送给小白了。

不过带回来粟米没脱壳,需要用舂臼来脱掉包在外面的那层皮。臼是有凹陷的石头,舂是个大头木杆儿。脱下皮来的米就是粱。被脱下的米糠叫做秣。粮秣就是指米和米糠。

粱米就是脱去壳的谷子了,也就是北方种植的小米和黍子。小米粒小,现在一般用来滚小米粥。黍子粒大,较黏,口感较差,用来做糕,蒸糕、煮糕都有。

而刍稿其实就是粮食作物的秸杆。此时北方的多粟黍,叫做谷草。南方多稻,叫稻草。

将刍稿切碎伴上豆秸和秣就是一般的粗饲料。用于喂养牛马这种大牲口。如果是战马,或是明天要用马车,一般还要在晚上加点精料。

中原地区的马种此时经过人工的驯养其实要比草原上的蒙古马要更高大。因为此时有大片荒野可供饲养马匹,供他们繁衍和扩大种群。还因此出了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本意就是发情的牛马不会找对方的意思。

而人工的选择和精致的饲养使得马匹发育的更好,更温顺,体型也较大。都说“马无夜草不肥”,要想照顾好骄贵的马儿,不比照顾小孩容易。

有这五车刍稿,总算可以支撑家里这几十匹马过一阵子了。小白也不打算让这些车马都呆在家里。

因为眼看就是春天,也该为未来做个打算了。

推荐阅读: 北境之巫 苟胜 田园小农民 随身带着元素农场 让我当条咸鱼吧 练气在聊斋 第一武祖 贼行诸天 从原始开始 武侠之最强神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