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亲亲故乡情断肠 > 第33章 太平盛世喜上大学

第33章 太平盛世喜上大学

潘志鸿和潘志光那都可谓是前途无量的呀!

随后,按照当地的民俗,乡亲们便纷纷地手提着两对、三对的鸡蛋作为贺礼,口袋里也还怀着两元、三元、五元的人民币作为贺金,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潘耀辉和潘耀文的家里,说是对潘志鸿和潘志光的祝贺和祝福,以及是对潘耀辉和潘耀文的帮补,也作为是给潘志鸿和潘志光的上学的路费。

物轻意重、情义绵长、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浓浓的亲情、乡情和人情无不令人感动、令人温暖。

此时,一股浓浓的亲情、乡情和人情便又被搅动和点燃了起来,一股浓浓的人情味便又被尽情地燃烧并弥漫在了潘家村的空气中了。

在潘家村,乡亲们用两、三对的鸡蛋,用三、五元钱,对考上大学的潘志鸿和潘志光所表达的是关心、是祝贺、是祝福、是心意、是亲情、是乡情、是人情、是团结、是宗族的力量。

潘耀辉和潘耀文的亲戚们在分别听到潘志鸿和潘志光考上了大学的消息后,也都分别对他们送来了贺礼。

最特别的是王细花,当她听到潘志鸿考上了大学的消息后,她那是尤其的高兴,她便特别地送来了一份厚礼,她在为潘志鸿高兴,她在为潘耀辉和何小红高兴,她更是在为自己的亲生女儿曾淑萍高兴,因为,王细花的心里在盘算着:将来,我的萍儿便可以跟随潘志鸿过上好日子了……

其实,在那个年代上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国家不但不让大学生们交学费,而且对每个大学生还有助学金补助,那就是所谓的国家对大学生的全包干,大学生只须花费路费和小部分的生活费便可以上大学,因为,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数量是非常稀少的,能考上大学的人,那是凤毛麟角、那都是精英,大学生的家庭那都是没有负担的。

就这样,潘志鸿和潘志光考上大学的喜讯便让潘家里里外外的人都感高兴。

在到了当年八月的中下旬的时候,那何小红和曾淑萍特地一起来到了曾家寮,然后,她两人把王细花请来潘家村住了几天,原因是要王细花过来帮忙做红桃粄。

这是当地的一种民俗礼节,要用红桃粄来回礼、感谢那些送了贺礼和贺金的乡亲们。

这红桃粄也叫红桃粿,通常是办喜事时用的一种喜粄,它是用粘米粉加了红色的食用色素或者是红曲,再加水搓揉成柔软的大面团,之后捏成一个个小拳头大小的面团,然后搓捏成中空、内包磨碎的绿豆、花生等馅料,跟着用模板印制成巴掌般大小的鹰嘴桃的形状,最后蒸熟,便成了当地的特有的一种食物,它是一种送礼、馈赠、食用的特色粿品。

何小红、王细花和曾淑萍三个女人,在家忙碌了一两天后,她们便烹煮做出了四、五百个红桃粄,然后,何小红和曾淑萍便挨家挨户的每户送给了12个,寓意着十二分感谢、十二分高兴、十二分满意、十二分顺利圆满的意思。

当然,那王细花在忙完了亲家何小红家里的红桃粄后,她也去帮忙王丽珍做红桃粄。

那王丽珍家也做出了四、五百个红桃粄,也同样的挨家挨户的每户送了12个。

在潘家村做红桃粄期间,那王细花的心情无比愉快,她的手艺更被潘家村人赞不绝口。

在到了当年的八月底时,万事已经准备妥当,那潘志鸿和潘志光便该上路外出去求学了。

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潘耀辉和潘耀文两家人便又在潘耀辉家里一起吃了一餐送行的晚饭。

在餐桌上,对着一桌的鸡鹅鸭肉,对着一桌丰盛的菜肴,其两家人酒杯交碰、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屋里便又呈现出了一派欢心高兴的景象……

在席间,潘耀文对潘志光说道:“光啊,到学校以后呀,要好好学习,要学好本事,将来呀,要回来建设家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服务。俗话说得好呀,落叶归根,你将来学业有成后呀,爸还是希望你回来,你到广州去读书,爸支持你,家里你就不用挂念,要好好读书哈……”

陈慧芳说道:“爸说得对,光哥啊,家里你就不用挂念,我会在家里帮爸妈耕田种地的,我也会在家里等你回来的,你就放心地去上大学吧。”

王丽珍说道:“对呀,光啊,爸妈就你一个儿子,将来大学毕业后呀,我也希望你回来,至少是回咱们县里来,你看,芳儿也说了,她也会在家里等你回来呢,阿妈呀,我将来还要抱孙子呢。”

潘耀辉听后在笑道:“哎呀,老文呀,你们的思想啊怎么就还那么陈旧呢?咱镇里不知有多少人都想自己的儿女能走出山去,能出去外面闯世界,你怎么还叫光儿回来呢?你们真是老古董了,都已经解放三、四年了呀,你怎么还不开化呢?”

潘耀文说道:“你很开化呀?那你想他们怎么样呢?”

潘耀辉说道:“我呀,是这么想的……”

潘耀辉把脸转向了潘志鸿,然后继续地说道:“鸿儿啊,爸希望你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工作,将来呀,把爸妈和萍儿都带到上海去,让我们也过一过大城市的生活,怎样?”

曾淑萍也附和着说道:“好啊,爸这想法对,鸿哥呀,你以后呀,就把爸妈和我带到上海去。”

潘耀文说道:“老辉呀,萍儿,你们是在发梦吧?有那么容易吗?老辉呀,儿子都还没有去读书,你就想着要跟去大城市生活了?鸿儿负担得起你们呀?你真是想得美!”

潘耀辉说道:“哎呀,老文啊,这读大学呀,国家全包了,都不用家里出钱,这考上大学呀就是端上金饭碗了。萍儿的大哥,曾永兴说过,现在呀是社会Z.Y.社会了,将来呀还要建立共C.Z.Y.社会,将来的工作呀,衣食住行呀,所有的东西呀,国家呀也都是全包的,不愁吃不愁住,什么都不用愁了呀。只要他俩有出息,我们这些做家属的说不定就可以跟去的。”

潘耀文说道:“你发梦吧,你千万别把鸿儿吓了呀。鸿儿呀,你……你别听你爸的。不管你去到那里,这个……文叔我呀就想要提醒你们,你们都一定要记住家乡,都一定要记住自己的根,就像一棵树,如果没有了根,那它是长不出枝叶来的,懂吗?老辉呀,别一味想着要跑出山去,别为老不尊教坏子孙啊。”

王丽珍说道:“哎呀,辉叔呀,你让鸿儿留在上海,你也只有他一个儿子,你舍得呀?就算你舍得,我看红婶也不一定舍得的呀?”

王丽珍边说边把目光转向了何小红。

何小红说道:“那肯定的啦,照我说呀,就像文叔说的,将来能回来县里工作就好,既能照顾到家里,又是一个工作人员就好,我跟你的想法也一样,我的萍儿也还在家里,我将来呀也是想要抱孙子的呢!其实呀,我早就想的啦!”

潘耀辉说道:“嗯,那也是,你们也说得有道理,那个……”

潘耀辉把脸依次转向了潘志鸿和潘志光,然后说道:“鸿儿、光儿呀,你们看,你们的阿妈呀对你的期望、对你的想法,说实在的,那也是有道理的呀,那个……”

潘志光说道:“放心吧,我会回来的,我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好不好,我想,外面再好可能也不如咱们的家乡好,你们就放心好了。”

潘志鸿说道:“我嘛,我觉得我爸说的有道理,其实,我一直以来就是想要冲出山沟沟,这是我读书的动力,所以,我将来就争取要留在上海工作,争取把我爸我妈和萍儿都带到上海去。”

潘耀辉说道:“对了,鸿儿啊,做人就是要有志气、要有志向。”

潘耀文说道:“嗯……鸿儿、光儿呀,不管将来怎样,我希望将来呀,你们都必须与萍儿和芳儿结婚,毕竟你们一起长大、一起玩大,咱不说婚姻法,不说什么自由恋爱、婚姻自由,咱也不去讲老时代童养媳的说法,就现在呢,那你们四个也算是青梅竹马、知根知底的……你们懂不懂我的意思呀?”

何小红说道:“对啦,这话就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了。你看我们的萍儿和芳儿,两人都是亭亭玉立、漂漂亮亮的大姑娘,讲身材有身材,讲人才有人才,她俩又听话又善良又温柔又贤良又能干又懂得持家,她俩有这么多的优点,这么多年来呀,你们又都能互相照顾、互相保护,关系又这么好,这眼前的,这去哪儿找呀?是吧?”

王丽珍听后也在附和道:“对对对,这话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了,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都希望你们能好好地珍惜彼此,不要让肥水流到外人田啊。鸿儿,光儿,知道不?”

这时,曾淑萍和陈慧芳的脸却突然泛起了红晕来,她俩似是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

潘志光突然调皮地在陈慧芳的脸上捏了一下,然后在信誓旦旦地说道:“好好在家照顾爸妈,好好在家和爸妈耕好田种好地,我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记住:四年后,我就回来跟你结婚,再生好多好多的孩子……”

潘志鸿见状后却在说道:“嗯……这大学生呀,不是你说到哪里就到哪里的,这是要服从国家的分配的,我想,肯定不会像你们说的那样能随心所欲的。这个嘛……以后呀,也不论将来我到哪里,我也会把萍妹带出去的,萍妹呀,你也好好在家和爸妈耕好田种好地……”

潘耀辉、何小红、潘耀文和王丽珍听后便都会心而又满意地笑了起来。

那曾淑萍和陈慧芳也都满意而又舒心地对视微笑了起来,她俩人的脸上还浮现出了一片片的幸福的红晕……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续述。

推荐阅读: 末日御蝶记 梅花落尽几声啼 本草济 带着淘宝去修仙 长房嫡女 阿莱,阿莱 快穿:位面请别崩 不周山玉手札:江南妖事 王爷你要负责 穿越到女尊世界成为皇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