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sanzww.com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中文网 > 亲亲故乡情断肠 > 第26章 土豪是这样造就的

第26章 土豪是这样造就的

但是,世事从来都是这样的: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有人忧也就有人欢喜。

这时的曾招宝啊便是属于在暗暗欢喜的那一类人。

此时,曾招宝便通过以装穷诈苦、以假惺惺的方法,通过以帮助、支持乡里乡亲筹措逃难盘缠的口吻,他便十分委婉地把自己村里的以及相邻两三个村里的部分人的约四、五十亩地,以十分便宜的价格收入到了自己的囊中了,这些地在旱灾前那可都是水田、良田的呀,另外,他还买了大片的竹林和果园旱地。

这样,再加上自己原有的,那曾招宝便已拥有了五、六十亩的良田了,又拥有了六、七十亩的竹林和果园旱地了,这对于崇山峻岭的山区来说,已经是不少的了。

所以,在转眼之间,那曾招宝便成了当地的土豪地主了。

正所谓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危机之中也会有商机,机会总是在眷顾有所准备和提前作准备的人。

这曾招宝呀就确实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了,可以这么说,他是发了灾难财了,他在为灾难之后的重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了。

在买田置地之后的曾招宝便在踌躇满志、暗暗地偷乐了,此后,他便无时不在自己购置的田间地头里度步观测着天气、也无时不在盘算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更无时不在盼望着天灾的结束、在无时不在的盼望着老天能下起雨来……

终于,当时间来到了1944年的年初时,在临近当年的春节时,那曾招宝苦苦盼望的那一天,也是全体灾民日思夜盼的那一天,是久旱逢甘露的那一天,便终于来临了……

在当年的农历踏入腊月的中旬之后,当地的天空便慢慢地变得了阴沉潮湿起来了,当地的天气也慢慢地就变得了沉闷和温热起来了……

当地农村人的年假,腊月二十四日是“入年假”,而正月初四日是“开年假”,在这期间便是过年的时间。

在腊月二十四日“入年假”这一天,也是当地人过年的传统的送灶神之日。

如果是在往年,人们都必须略备祭品和贡品来祭送灶神上天复命。

但是,在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日,因灾区的绝大多数人连灶火都不知道没开多久了,几乎都是无钱无粮家徒四壁、早就断米断炊了,所以,绝大多数人那都是没有能力去购置祭品和贡品来送灶神上天了,也所以,绝大多数人便都没有去举行这个仪式、都省略了。

在腊月二十四日,大约是在晚上的八、九点钟的时候,那老天爷便突然开始下雨了,老天先是稀稀疏疏、羞羞涩涩、不太愿意一样飘起了小雨花,然后便是一丝丝、密密的飘起了雨丝,再后来便是滴滴答答、噼里啪啦的下起了小雨滴。

顿时,人们便喜出望外地涌到了室外了,人们便在仰望天空、在双手合十,人们便在任凭风吹雨打,人们都纷纷热泪盈眶地在欢呼雀跃,真是悲喜交集啊,人们的谢天谢地之声便不绝于耳了……

大家都在说,今天回天宫复命的灶神也饿了一年了,灶神也饿得顶不住了,是没有带贡品而又饿坏了的灶神在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了凡间的惨象,这样,就让玉皇大帝了解了凡间的民情,因此,是玉皇大帝大慈大悲可怜了天下的苍生,于是,玉皇大帝便派了南海龙王吸水来救灾了……

当时的人们呀,总喜欢求神拜佛、总相信迷信的说法。

当天空下起了雨滴后,那雨便逐渐就转成了小雨了,这时,这小雨淅淅沥沥、如歌如泣又如诉,它兜兜转转,那雨声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慢慢地,那瓦槽、屋檐、地沟等处便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了。

唉!在冥冥之中,谁也不知道这迷信是有还是无,但是,自从腊月二十四日这天晚上之后,那老天便确实开始是连日阴雨绵绵了,在此后的一连十数日,那老天便都是连绵不断地在下着雨。

这样,当地的旱情便似乎已经是缓解了,当地的人们呀便也开始缓过神来了。

至正月初进入了立春时节时,那田间地头满眼便都已是湿漉漉、软绵绵的感觉了,土地及万物便都已是吸饱了水分了,那池塘、洼地、土坑等低处也已经积水了,那沟渠、溪河也开始响起了流水的声音了。

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放眼看去,到处便都有了充足的春水了,当地的旱情便彻底地结束了。

于是乎,人们便开始忙碌起灾后的自救来了,人们便可以开始忙碌起灾后的春耕春种了。

当地人的悲伤、压抑和绝望的心情随即也就渐渐地远去了,眉头便开始舒展起来了,久违了的笑容也开始露了出来了……

此时,人们最需要的莫过于是种子,而最最需要的又莫过于是水稻的种子。

于是乎,那曾招宝便又高兴了,那曾招宝可谓是一步走对之后,那则是步步畅顺、步步都是在赢利了。

此时,曾招宝在精算预留了家人的口粮后,他便把剩下的两千多斤稻谷以一比五至一比十不等的比例,赊给了乡里的乡亲们做稻种,因为乡亲们根本就没钱购买,这样,按赊时的约定,在收成后,乡亲们则要按一比五至一比十不等的比例把新谷还给曾招宝。

这叫借鸡生蛋、还本付息,因为是种子,所以每家每户赊的数量都不大,也就是三、五斤,或者是十斤、八斤的样子,曾招宝还按人们的贫困程度以及稻种的品质灵活的定出了五至十的比例,他没有要求人们要以现金购买和以财物抵押,而是任人自愿前来赊借,因而,人们便在无比感激、感谢曾招宝的同时又觉得很有划算。

然而,这对于曾招宝来说呢,若把赊出去的稻谷累加起来,他则又将获得了五到十倍的净赚了。

此时,本村的、邻村的,甚至是十里八乡的人都在前来向曾招宝赊借稻种。

在另一方面,曾招宝又把家里吃剩的番薯拿到田里去培上土,因而便又快速地育出了番薯苗了,其时,曾招宝把这番薯苗免费提供给乡亲们栽种,而且是不断地摘新苗留老藤无限地循环培育。

农民们都深谙农道,每次在摘新苗后都会给老藤施肥,由于肥水充足,所以,无论是新苗还是老藤便都生长得很快,而且长得也是十分的旺盛,这样,旧苗育新苗,新旧苗又育出新苗,人们也在你传给我、我又传给他,这便快速地就解决了大部分人的番薯苗的问题。

至正月底时,枯木逢春、枯草发芽、春暖花开了,那田间地头便已是郁郁葱葱的景象了,看那新芽和嫩枝里便已都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力了。

人们也在更加的忙碌了起来了,众人便纷纷种作了能在短期内有所收成的瓜果、蔬菜和番薯藤及豆类的植物,这样,人们很快地就自我解决了充饥的问题了。

及至清明节前后,那秧苗也已成熟应了时节,人们便纷纷开始在插秧了,至此,清明时节雨纷纷,当地的气候便已完全恢复了常态,便感觉已彻底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

此时,旱灾的伤痕虽然还难于抹去,但是,人们都已经看到了希望了,大家便已经没有了先前那种迷茫和绝望的神情了。

曾招宝的耕地多了很多了,自家的劳力不能满足耕作的需求了,因此,他便又以劳力抵除种子稻谷的方式请了很多人来帮忙春耕春种,在种下之后,他又时不时地请短时点工来帮忙除草施肥、来进行相关的田间管理,这样,他便又解决了劳力问题。

都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但是,在大旱之后的龙头镇的第二年却没有发生大涝,而只是雨水滂沱、充足而已,因而,那次年的地里的庄稼生长得那是极为的茁壮。

这也许是上天的怜悯吧?这也许是由于前一年的旱灾,田地起到了休耕、轮耕的作用吧?以致在夏季的收成时,地里的早稻便几乎都获得了丰收,那收成比往年都好得了很多,至此,饥荒就已是基本的结束了。

在早稻的收割时,曾招宝又雇请了很多人来帮忙,至地里收成及按比例收回赊借的稻谷后,那曾招宝家里的粮食便真可谓是堆积如山了,有好几万斤的啊!这乐得曾招宝呀几乎天天都是合不拢嘴了。

在夏收后,有些逃荒的人便慢慢地、陆陆续续地回乡来了,在到了夏季的夏种及之后,那曾招宝便开始在雇短工和雇长工了。

此时,有少量田地的乡亲便成了他的短工,而没有了田地的乡亲则成了他的长工,曾招宝便成了实实在在的地主了,他便在用自己购买的田地在积累着自己的财富、在丰富着家人的生活,当然,他似乎也在维持着别人的生计和生活……

曾招宝就这样成了当地名符其实的土豪地主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续述。

推荐阅读: 末日御蝶记 梅花落尽几声啼 本草济 带着淘宝去修仙 长房嫡女 阿莱,阿莱 快穿:位面请别崩 不周山玉手札:江南妖事 王爷你要负责 穿越到女尊世界成为皇太女